当有一天, 一些高端酒店不再以客房收入为主要营收来源,众多主题酒店不再紧盯平均房价来判断市场行情,面对或将到来的这一局面,不知道业界是否做好了迎接这场经营架构革命的心理准备和产品准备? 这种经营架构下,这些高端酒店在做什么?简单说,从世界发展趋势上看,它们正在力推的就是“宅度假”产品。 宅度假(staycation),指在相对封闭有限的空间进行休闲体验,不再通过远行获得游览经历,而是更关注在自足的空间进行自我体认,或者借此实现一种共享群体的情感连缀。品橙旅游曾大力向业界介绍过境外的相关发展情况,也引来一些有价值的讨论。 ”宅度假“概念尽管进入中国不久,但在国外已经流行多年。最初,由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为了缩减开支、抵挡经济危机的侵扰,欧美国家的民众都开始放弃远行,选择宅度假,在更为封闭的空间实现一种“经济适用型”休闲体验。 后来不少人发现这种休闲方式更轻松、更舒适、更悠闲、更自我、更个性化,一些中产阶级也参与进来,这种渐渐变大的市场需求被一些高端酒店准确而及时捕捉到。于是,它们配套做了“宅度假”产品体系建设。 希尔顿全球大中华及蒙古区销售副总裁朱睿民曾表示,“宅度假”是客人周末出游好的选择。不管是对家庭还是个人,“宅度假”可以非常的大众化。有些酒店为小朋友们准备娱乐设施,还有一些酒店允许带宠物,家庭、亲子或者情侣都可以在酒店中休闲享受。因为每个酒店的体验是不一样的,有的是靠近度假村的,有的是靠近城市。不同地方的酒店会带给不同的人群以不同的体验,这样也给客户更多的选择。 互联网意识形态的渗透之下,培养了太多的“宅男”、“宅女”。在他们看来,宅度假的方式既可以达到休闲度假目的,又不要“东奔西跑”,还能更多地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许多国家的人比如美国、德国等正改变远行跋涉的旅游习惯,而是选择在相对封闭空间比如高端酒店,甚至在自己家里。 据2015年对美国旅行者的调查数据显示,被许多人认为是“冒险驱动”的一代的千禧一代,不再像以往那样执着于寻求遥远的异国风情,相反,他们越来越多地选择在自己的后院去享受和探索,对在一个相对封闭空间度假充满兴趣。 相关调查显示,美国的千禧一代,在过去的一年里选择宅度假平均达3.1次,几乎和他们的传统旅游方式一样,后者在过去一年平均为3.4次。问及原因,最频繁的答案包括希望呆在一个地方放松(37%)、花更多的时间与朋友和家人在一起(34%)、为另一个假期省钱(30%)。 事实上,欧美的一些高端酒店在客房收入与客人综合体验消费比之间已经实现了1:3。“宅度假”的流行之势,业已演化为一种社会亚文化现象。它本身已经作为新词汇被收入权威的《韦氏大词典》,《韦氏大词典》出版公司主席莫尔斯形容它已经“流行到令大词典无法忽视”。 如果欧美国家太远,可以看看近邻新加坡。我们必须要重视近五六年来新加坡不少高端酒店的相关动向。它们在大力引入“宅度假”理念和产品体系建设,而且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新加坡,这一轮“宅度假”热潮,既体现在Airbnb类的短租市场,又深入到不少高星级酒店。 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就针对“周末客人”,特意设计了“宅度假”产品,开发了Garden Wing房间,入住客人每天享受免费早餐、60分钟的Biologique Rechercher脸部水疗、大厅的三层英式下午茶、泳池休闲体验产品、康健游乐设施和一瓶起泡葡萄酒。另外,客人还将获得免费的Wi-Fi、在酒店购物的导览服务,等等。 光这些产品体验下来,周末时间基本都折腾光了,入住客人也基本不会再出去游览了。也正是这样的产品设计,满足了“宅度假”意图的游客需求。这些中产阶级人群,想的是与家人聚在一起,轻轻松松地度个周末。周边一般意义的景点已经刺激不起他们游览的欲望。 除了中产阶级,新加坡高端酒店的“宅度假”产品还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根据新加坡全国青年理事会(National Youth Council)2013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在新加坡15岁到34岁之间未婚青年中,有97%的人与父母同住。周末,他们更愿意有私人时间和空间,钟情于“宅度假”产品,或者独处或者与友人一起入住。 这些讲述的不仅仅世界故事,“宅度假”之暗潮正在涌入中国,只是,现阶段还未成气候。 受访时,希尔顿全球大中华及蒙古区公共关系与集团传讯总监张承伟认为,东南亚现在也有这个趋势。中国目前的社会节奏很快,不会像国外一样在度假之前做好出行计划。在中国,绝大部分的人在距离出行三天前才做好计划。现在在本地找一家五星级酒店是很容易的,现在的酒店也不像以前只是为了住宿,酒店里的餐饮,水疗和休闲设施都已经非常齐全,家人跟情侣都可以在酒店里度过休闲的时光。 长期以来,中国人由于工作时间的限制,大多数人不得不选择在拥挤不堪的黄金周出游,人满为患的交通和超负荷的景区人流,使黄金周传统的“假期集中度假”模式备受质疑,而随着国民本身对度假的理解渐趋深入和理性,以及旅游方式由走马观花踩景点式向追求品质的转变,“宅度假”这一概念在内地也逐步流行。 在国内特别是像在三亚,也越来越多的酒店开始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推广一种“宅”酒店的度假模式。 人们可以选择入住海景房,足不出户即可从容地欣赏美景;也可以和一群友人租住别墅,上网看电影开派对烹饪美食;还可以充分深入享受高级酒店提供的各种设施和服务,度过轻松美好的假期。这个场景正变成实现,很多中产阶级到三亚等地度假,携家带口要的就是这种感觉。事实上,三亚周边也没什么吸引人的目标物。 目前看来,北京瑰丽酒店、上海的外滩榕悦庄、三亚的两三家酒店做得都还不错。从国外的操作经验来看,小岛、海边、大山、郊区等相对独立的小天地里,更能让相关高端酒店营造出世外桃源之感,把放松、舒适的一种无形感觉做成“宅度假”的一种有形产品。可惜的是,目前,国内更多的具备相关条件的酒店还在观望甚至毫无准备,一些探索尚不够深入。 国内的这些高星级酒店的组织架构还很“传统”,什么前厅部、礼宾部、客房部、餐饮部、销售公关部、保安部、人事行政部、工程部、财务部、采购部等等。这些都难以匹配“宅度假”思路的发展需要。这些高端酒店现在要的就是从组织根基深挖自己的“穷根”。这方面要跟OTA们好好学习,例如携程,除了继续巩固机+酒的传统优势地位外,它近日已经正式宣布成立全新的“周边游事业部”,大力深耕休闲游市场,所指向谁,醉翁之意,路人皆知。大破大立,才能配得上这个时代所呈现的竞度假争和杀伐。 Got it,别人在做了,我也来搞点。不就是多点消费项目嘛,市场上有什么我就加点什么呗。如果你只想做点简单的加法,还是劝你别玩了,瞎耽误工夫,去琢磨琢磨怎么卖点包子、油条吧。宅度假要做的不是那点加法,甚至乘法或许都不能满足其需求,它展现的指数级的渗透野心,将细腻、温情、舒适、情趣等精神渗入肌理。 即以水疗为例,品橙旅游获得的某酒店相关信息显示,它就细化了若干环节,例如提供90分钟“奢华黄金”双人浪漫水疗、45分钟的池畔边双人足底按摩、无限量供应的排毒饮品和健康沙冰、水疗套房内享用包含五道菜品的双人浪漫烛光晚餐、专属私人管家等等服务。 再如Spa,稍微上点的档次的酒店都在引入。但在宅度假产品设计中又该如何扣细节呢?对此,酒店设计公司HBA亚太区联席总裁ILija Karlusic轻轻带过一笔。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提出,比如房间里有一个很大的露天Spa,一个下沉式的浴池同一个360度的淋浴设施结合起来可能会很不错,你还可以设置一个小的玄机,让客人从那里走到酒店内部的花园。” 酒店的“宅度假”体系还要为大场面而生,在一个丰富产业链且独立的小世界里举办家庭晚宴、海上婚礼或者BBQ聚会,客人们除了吃了顿饭,更能在这里“休闲”起来。 就笔者体验而言,北京颐和安缦酒店建设如同皇家园林,但并不高冷,在这个酒店完全可以呆上两天都不需要出去,客人可以参与不少互动项目。例如,该酒店的传统文化会馆每天下午开放,常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表演,客人可以在这里了解并体验诸如古筝、剪纸或书法等内容。据悉该酒店的餐饮和客房收入已经接近1:1。 还比如,阿丽拉酒店的专用日用品很有特色,它直接对相关产品进行了售卖,从牙刷到沐浴露一应俱全。为了让更多客人知道产品性能和舒适度,它还将一些护肤品直接放在酒店房间和Spa区域内供顾客免费使用。 酒店谈“开放”谈得太多了,在“宅度假”建构中,关心的恰恰是封闭。按照OTA的说法,要打造产业链闭环。简单说,客人到了酒店,根本不需要出去,在酒店里就能实现“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体验。业内讨论多年的“无景点旅游”在宅度假产品中得到真切的现实映照。 结尾之际,摘抄两则似乎不起眼的广告宣传语,给尚未开窍的相关高端酒店。这个趋势,你还未腾出手去应对,会走上那条老路:先是“不屑”,然后是“不做”,接着“不懂”,再是“不会”,最后彻底“不行”。 希尔顿旗下北京区酒店的宣传语——“宅在京城希尔顿,沉浸在魅力古韵之中:你可以选择入住王府井希尔顿,流连在其‘后花园’中领略胡同儿魅力,或下榻在北京希尔顿,在附近使馆区的林荫大道中漫步;可以在康莱德酒店喝着下午茶欣赏对面团结湖公园风景;或者沉浸在机场希尔顿的周末早午餐看着飞机起落,然后搭乘酒店24小时巴士1分钟到达航站楼结束假期。” 海南一家高端酒店的宣传语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你想到海南看风景,可以入住高级海景客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看潮起潮落,任云卷云舒。觉得有点疲倦了,回房间打个盹,想什么时候起来就什么时候起来,酒店24小时开放,品尝美食后,再沿酒店海景散步,听海,回来时,跳入游泳池将全身放松,呼吸清新空气。畅享滨海欢乐之旅。” 诗意、恬静而自足的桃花源,是对宅度假精神的最好诠释。理解了它,转型才有未来。 |